身為一個從IT行業出來的碼農,經常會有一些朋友出于信任想把一些大項目交給我來統籌,因為朋友非互聯網專業,也不懂技術,
看著他們天真又爛漫的眼神,給出的技術合伙人的承諾和幾千、幾萬或幾十萬的項目預算,真的是難為我這個半桶水的技術專家。
不接這些個橄欖枝,讓我覺得自己有點不識抬舉,但聽完他們的項目規劃后,就一個頭兩個大,不是我不愿意接,是真的臣妾做不到啊。
為什么朋友們眼中一個普通簡單的app,實際開發費用會與朋友們的預算相差十萬八千里呢?
這真是小孩沒娘,說來話長,基本的評估標準是來自于客戶的需求,然后根據需求的不同,開發方式的不同,開發難度的大小,還有不同的軟件團隊薪資水平,每個公司的報價都會不同?;诖?,很難給出一個肯定和準確的價格,以下從幾個方面分析該怎么來評估自己的需求和開發費用的對應關系。
首先一個正規的開發團隊是需要以下幾個角色組成:
1、產品經理,負責產品整體需求的協調和管理。
2、UI設計師,負責前端界面的設計,是一個APP的臉面。
3、前端工程師,負責APP手機端的開發。
4、后端工程師,負責平臺設計、接口設計、功能設計、數據庫設計等。
5、測試工程師,負責產品的功能測試、性能測試等等。
其次,要評估APP的功能需求清單,也就是程序復雜度,有沒有商用組件可以復用等。0到1的開發工作量,與專業只開發某種類型的APP的外包公司,報價也會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軟件開發,主要是由開發團隊人員的薪資來形成報價基礎。
假設一個安卓工程師的月薪是25k,按每月20個工作日計算,那么一個工作人天就是1250,如果考慮到企業利潤的20%,那么分攤每個開發人員利潤目標就是250,簡化模型一個工程師獨立完成APP開發需要40人天,也就是需要2個自然月,開發成本為50000元,企業報價會在60000元,實際軟件開發公司的開發成本是高于這個數字的,但考慮到專業性和復用性,有些開發公司通過長期的積累,將一些功能模塊通用性,可以極大的降低開發費用,帶來的問題就是會犧牲客戶的性能或功能,導致與市面上的APP沒有區別。
另外還有客戶需求的不穩定導致的進度延遲,或者其他外部原因耽誤的時間,都可能導致開發費用的增加和進度的延遲。以上的分析基于APP的基本功能,不包括復雜的功能創新應用,如直播APP低延遲、分布式響應、第三方模塊的對接、AI模塊的引入等等。這都會導致整個項目的成本急劇擴張。創新功能能帶來競爭力,也會帶來程序架構的變化,因此App實際開發費用,必須在確定你需要什么功能后才能正式確定。
總而言之,APP屬于軟件研發范疇,本質是一個持續演進和持續投入的行業。想要一次性結束戰斗的客戶,一般需求是非常簡單并且穩定,不會隨著業務增加而發生太大的變化,這種客戶一般體量較小,業務邏輯也比較簡單。大多數客戶是具有偉大夢想的,因此開發前一定需要把這個理念傳達給客戶,一個認為谷歌只有一個搜索框,開發費用應該幾千到頂的客戶,就不要費勁去教育,這個是硬傷。國內媒體傳說的滴滴開發費八萬的傳奇故事,也助推這種風氣,認為軟件行業是一個一本萬利的行業,許多客戶總夢想著花個十萬八萬就準備干掉美團、滴滴的人也大有人在,作為行業的一份子,盡量遠離這種客戶,不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還在朋友圈中落下一個水平太差的名聲。希望軟件開發行業能夠越來越好,從業者的生活也越來越好!